【聯合報╱記者江碩涵/台北報導】
圖/聯合報提供
台灣民眾對藝術活動參與度逐漸提升,全台各地出現不少大型展場及藝術中心,房市跟著出現「文青效應」。
根據房仲統計,全台各文化園區周圍中古屋1年來平均漲1成左右,
尤其又以「松山文創園區」周邊1年來漲幅近3成最高,公寓反而老來俏。
根據台灣房屋統計,全台各地都會區文創園區周圍的中古屋,都因為園區落成帶動房價,
漲幅最高的就是位於台北市信義區、松山區交界處的「松山文創園區」,從每坪65萬元漲到85萬元,漲幅高達26.9%。
其次則是高雄市的「駁二藝術特區」,房價從每坪11萬元漲到13.5萬元,漲幅也有22.7%。
台灣房屋忠孝延吉特許加盟店店長黃哲斌表示,松山文創園區以前是廢棄不用的「松山菸廠」,
隨著近年整體區域環境改變,松山文創園區落成後,又增加不少公園綠地,
更帶動文創商家進駐鄰近店面,街景宜人,房價跟著扶搖直上。
他表示,松山文創園區周圍光復南路、市民大道、基隆路、忠孝東路四段的房價都跟著上揚。
新成屋每坪約90萬至110萬元,20年以上中古大樓每坪85萬至100萬元,
30年老公寓每坪65萬至85萬元,與前年相比漲幅近3成。
高雄駁二藝術特區近年來成長速度也相當快速,營運倉庫從只有2棟擴張到去年底有24棟,
規模逐漸擴張,區域觀光人口倍增,帶動周圍房市成長。
台灣房屋智庫經理江怡慧表示,高雄駁二藝術特區由碼頭舊倉庫蛻變而成,是老建築活化成功案例。
近來不少文創店面進駐,帶動店面行情看漲,特區周邊新成屋每坪14萬漲到18.5萬元,漲幅逾3成。
桃竹也有藝文特區興起,台灣房屋新都直營店店長徐立山分析,新竹玻璃藝術園區又名為麗池商圈,
鄰近休閒設施有孔廟、麗池、湖畔料亭、風城願景館、動物園、體育場等,
生活環境佳、商圈有著濃厚的休閒藝文氣,是地方消費者指定度最高的區域。
他表示,雖然區域房價沒有大幅度的漲幅,
但新成屋、中古屋房價近2年來 也成長將近1成,不少有小孩的家庭特別偏好該區段。
加上園區逐步發展,會吸引愈來愈多觀光客到此一遊,相信未來房價還有補漲空間。
60秒房價運算中心,台灣房屋生活氛圍找屋已上線,找屋請上 http://www.twhg.com.tw
【住展房屋網/台北報導】
有需要而產生供給,這是商業買賣行為的基礎;商品定價雖然是以成本加(合理)利潤訂出,
但真正的交易實價,仍是從需求和供給之間的連動所產生;房地產市場的價格變化,也理應如此。
而說到房市需求面,一般當然和某區域的人口有直接密切關係;
畢竟房屋主要是拿來居住的,所以人口夠多,代表房市有一定的需求能量,價格就會有撐;
反之,當然就容易出現鬆動。
按照這個道理,近年人口成長最明顯的新竹縣市,理當為房市供需發展最健全、房價最穩定(成長)的區域。
而且不光是生育率獨霸全台,新竹地區還設有鼎鼎大名的新竹科學園區,孕育出消費力特強的科技新貴族群。
純粹從內部需求來看,新竹房市潛力確實雄厚。
只不過,或許真的是水能載舟、亦能覆舟;
根據住展企研室長期觀察,不僅在地建商,甚至陸續有來自台中、桃園乃至台北的建商進軍搶食,
都是相中新竹房市的此等潛力,結果使近年新竹房市供給擴張太快,銷售速度明顯放慢;
甚至有當地業者告訴住展企研室人員,現在是當地房市淡季。
然而這一、兩年來,新竹房價雖也有漲勢,但幅度和速度和北桃有一定差距。
換言之,看近幾年的北台灣房市,似乎和人口結構或供需法則脫節:
人口成長停滯,甚至持續淨流出的台北市區,房價漲勢反而最兇,生育率最高、又有竹科新貴加持的新竹,反而是漲幅後段班。
然而,真正讓近年房價走勢與人口供需結構脫節的,其實是資金效應。
而起始點則是馬政府98年大幅調降遺贈稅率,使海外華人台商資金大量回流;
當時馬政府調降的理由,是鼓勵海外資金投入國內實體投資、促進經濟復甦,
但實際上完全不是這麼回事,這些資金最後大多流向股市、房市。
而這些流向房市的資金,又以卡位精華區物件為主;
因為其目的並非短線進出,而是資產配置、保值避風險,乃至規劃節稅,綜合以上,價格已高的大台北一線區房產,
反而最具此等效果,有題材可烘抬的區域反而次之。
一級地段房價又被墊高,自然產生消費推擠及比價漣漪效應,漲勢一波波向外擴散;
不過速度和力道會隨距離遞減,故新竹或宜蘭、基隆等區房市,受惠資金行情的程度自然較低。
只不過,資金效應終究仍是短期,美國也不可能永無止境印鈔;
當資金熱潮退去之後,房市價量趨勢還是必須回歸到基本供需面,
靠資金熱錢及跟漲比價拉上來的房價,終究得面臨實質需求的檢驗。